对于孩子来说,爸爸的角色意味着什么?对孩子

摘 要

  对于孩子来说,父亲的角色意味着什么? 经常有人说: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,可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?当然家庭教育始终需要父母的共同参与,如果盲目强调一方的重要性,

对于孩子来说,父亲的角色意味着什么?

经常有人说: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,可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?当然家庭教育始终需要父母的共同参与,如果盲目强调一方的重要性,却忽略另一半的执着努力,并非明智之举。

父亲的角色塑造,是在和子女的互动沟通中塑造出来的,父亲应有的行为和实际的行为,决定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。

父亲的角色,是母亲无法替代的。

男性的特点是坚定勇敢、睿智冒险,而女性的特点是温柔稳重、忍耐服从,在气质和性格上呈现出互补的状态,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。对孩子来说,年幼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,这时候到底接受怎样的家庭教育,是受到父亲还是母亲的影响熏陶,是尤为关键的教育环节。

很多父亲会低估教育孩子的复杂程度,以为自己不用学习,凭借男性豁达勇敢的本能就能培养好小孩,实际上是错误的认识。在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问题,即便是和孩子朝夕相处、长期参与的母亲都容易犯错,更何况是缺乏学习训练,对孩子也不够了解的父亲呢?

大多数父亲对于教育的理解就是陪伴孩子,让孩子不哭不闹;但是对于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兴趣爱好,只有极少数父亲才会关注。而且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父亲往往感觉时间过得很慢,既不知道怎样和孩子玩,也不知道怎样沟通,更别提在孩子烦躁哭闹的时候,适当调节亲子关系的气氛和情绪了。

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,不但要沟通,还要学会尊重孩子,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情绪体验,然后不断反思调整教育方式和策略。对此我们很容易看到,很多年幼的孩子妈妈抱着就平安无事,一放到爸爸手里不一会就是嚎啕大哭,结果是妈妈不但要哄孩子还要哄老公,爸爸还觉得特委屈。

归根到底,就是很多父亲忙于工作,疏于陪伴和理解孩子。

有的父亲表面上在陪伴孩子,但只是让孩子在一边玩或读书,自己却一直在看手机,对孩子的开心烦恼根本不在意也不关心。显而易见,这样低质量的陪伴教育,并不能起到教育孩子和培养人格的作用。

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曾听见邻居小孩说:“妈妈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,小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想法,可是爸爸就让我什么事情都听他的,我如果不听话他就要发脾气。”

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、独一无二的存在,即便是年幼的孩子,对于学习和生活也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,作为父母尤其是父亲,对于孩子的情绪感受一定要重视,而不能总是仪仗家长的权威对孩子指手画脚、颐气指使,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听话懂事,毕竟被约束、被指挥的感觉肯定是不舒服的,哪怕他还是个孩子。

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从内心深处最期望的是父亲能走进自己,理解自己,和自己做心灵上的好朋友,同时能够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情感呵护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